靖难之役
“靖难之役”的根源在于明太祖把他自己的儿孙分封到了各地去各为藩王,然而藩王的势力却开始日益膨胀。到了太祖死后,他的孙子建文帝即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削藩的措施,这样一来便严重地威胁到了藩王统治的利益,最终导致了坐镇北平、拥有雄厚实力的燕王朱棣开始起兵造反。明太祖设想的由皇帝、藩王等组成的家天下的体制,理应可以在权力、亲情和礼法的共同作用下稳定地支撑起大明王朝的江山。然而,明太宗最初的设想非但不能巩固统治,反而酿成大祸,被皇位勾去魂魄的朱棣早已忘了亲情和礼义,狠心地把文弱的建文帝赶下帝位。
登上帝位的朱棣,并没有对自己的行径感到羞愧而罢手,他开始大肆杀戮那些曾经为建文帝出谋划策且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。据史料记载,齐泰、黄子澄、景清等被灭族:“命赤其族,籍其乡,转相扳染,谓之瓜蔓抄,村里为墟。”有野史记载,素有“读书种子”之称的方孝孺,因不肯为朱棣撰写即位诏书而被株连九族。朱棣推行的清洗政策极其残酷,在朱棣的屠刀之下躺了数万惨死的冤魂。